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寒厥

寒厥

厥证之一。指因阳衰阴盛所致四肢逆冷的病证。一名冷厥阴厥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阳气衰于下,则为寒厥。”《药症宜忌》:“阴厥即寒厥。其证四肢厥逆,身冷面青;踡卧,手指爪青黯,腹痛大便溏,或完谷不化,小便自利,不渴,不省人事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厥源流》:“大约手足寒者为寒厥,宜附子理中汤。而寒厥又有因气虚者,宜参芪益气汤;又有手足冷,表热里寒下利清谷,食入即吐,脉沉者,宜四逆汤。”参见、冷厥、清厥、阴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嗌(yì 益)

    ①食管上口(咽腔)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地气通于嗌。”《甲乙经》:“嗌作咽。”②喉咙。《素问·血气形志篇》:“形苦志苦,病生于咽嗌。”

  • 噫醋

    证名。指嗳气吞酸。《诸病源候论·呕哕诸病》:“噫醋者,由上焦有停痰,脾胃有宿冷,故不能消谷。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,所以好噫而吞酸,气息醋臭。”宜用半夏丸、丁香散、曲术丸等方。

  • 王孟英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士雄条。

  • 政和本草

    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条。

  • 许宏

    【生卒】:1340~?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宗道。建安(今福建建瓯)人。幼年学儒,后学医。根据成无己的《注解伤寒论》,对张仲景的方剂加以注释,编成《金镜内台方议》。在晚年(82岁)时搜集有效验方,编成

  • 五痔散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身形门》卷二十八方。猪左悬蹄甲、露蜂房、鳖甲、刺猬皮各五钱,蛇蜕一条。各烧存性,为末,每服二钱,入麝香少许,空腹井水调下。治痔疮。

  • 表里同病

    证名。指表证里证同时存在。多因表证未解而病邪入里,或病者素有宿疾又新感表邪所致。有表寒里热证、表热里寒证、表虚里实证、表实里虚证之分。亦指表里出现同一性质的病证。如表里俱寒证、表里俱热证、表里俱虚证、

  • 医学入门

    综合性医书。明·李梴编撰。刊于1575年。本书以《医经小学》为蓝本,参考诸家学说分类编纂而成。内容包括医学略论、医家传略、经穴图说、经络、脏腑、诊法、针灸、本草、外感病、内伤病、内科杂病、妇人病、小儿

  • 五膈散

    《奇效良方》卷十六方。枳壳(麸炒,去瓤)、青皮(去白)、大腹子、炒半夏曲、丁香、天南星(汤泡)、炮姜、炒麦芽、草果仁、白术各一钱二分,炙甘草五分。为末,加生姜五片,水煎服。治胸膈痞闷,诸气结聚,胁肋胀

  • 历节风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历节风之状,短气自汗出,历节疼痛不可忍,屈伸不得是也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十:“历节风者,由血气衰弱,为风寒所侵,血气凝涩,不得流通关节,诸筋无以滋养,真邪相薄,所历之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