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色草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伤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伤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六经厥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妄言,走呼,腹满,面赤,名阳明厥。……考其厥因,多以不胜乘其所胜,气不得行,遂致于逆。”参见六经厥、厥证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背部,以两乳间距离的1/4(即2寸)为边,作等边三角形。将一角顶置于大椎穴上,底边呈水平,下两角是穴;再将此三角角顶放在上一三角底边中点,其下两角也是穴,如
运气术语。天干始于甲,地支始于子,子甲相合,三十岁为一纪,六十岁而成一周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凡此定期之纪,胜复正化,皆有常数,不可不察。”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由肝火内炽,风邪外袭,风热相搏,上攻于目,或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引起。症见黑睛生细小星翳,数颗聚群分布,常伴有抱轮红赤,沙涩疼痛,羞明流泪。严重者,可变花翳白陷、凝脂翳等。相
治法。用燥湿健脾的药物,加强脾的运化功能以治疗湿重困脾的方法。证见脘痞腹胀,饮食无味,恶心欲吐,口淡而粘,头昏身倦、大便溏薄,或四肢浮肿,小便少,舌苔白腻,脉濡等。常用苍术、厚朴、佩兰、藿香、白蔻仁、
病名。痢,古通利。指泄泻。《局方发挥》:“泄痢之病,水谷或化或不化,并无努责,惟觉困倦。”亦有称痢疾为泄痢者。参见泄泻、痢疾等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三。书中把乳蛾症分为横鹅与竖鹅两种类型。参见乳蛾条。
见《南越笔记》。为石花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拾遗候用深灵玄录》5卷,佚。
出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为高良姜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