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又称水恣泄。因膈热口渴,饮水过多所致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·泻论》:“渴引饮者,是热在膈上。水多入则下鬲入胃中,胃经本无热,不胜其水,名曰水恣,故使米谷一时下。”可灸大椎三五壮,或用平胃五苓散,
病名。出徐润之《最新三字达生续编》。即妇女前阴肿胀。参见阴户肿痛条。
十二经别之一。原称手太阳之正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手太阳之正,指地,别于肩解,入腋走心,系小肠也。”在肩关节部从手太阳小肠经分出,进入腋窝,走向心脏,联系小肠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白狼毒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指射工毒虫侵入所致的疾患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射工候》:“江南有射工毒虫,一名短狐,一名蜮,常在山涧水内,……夏月在水内,人行水上,及以水洗浴,或因大雨潦时,仍逐水便流入人家,或遇道上牛马等迹内即停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振声,号西垣。江苏仪征人。编著有《辨疫琐言》等书。
出《奇效良方》。指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脉纹。详小儿指纹条。
书名。3卷,清·李日谦撰。刊于1899年。本书以笔记问答体裁,记述医疗经验。上、中二卷分论脉诀及内科杂病,妇科,儿科病症治;下卷为多种救急验方。
即宣透膜原法,见该条。
见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泽兰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