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镫,故名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山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荜拨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阮炳条。
针灸体位名。分仰卧位(针灸头面、胸腹及上、下肢前面);俯卧位(针灸头项、背腰、上、下肢后面);侧卧位(针灸头颞、胁肋、髋骶、腰、上、下肢侧面)三种。
指金石类药物。古代一些养生家误以锻炼金石类药物,服食以求长生,结果常因药物中毒而羁病殒命,此类金石药物称为“石药”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石药发瘨,芳草发狂。”
喑俳的别称。见《医略十三篇·类中风》。详喑痱条。
系指由肾元虚衰所致之听力障碍。多发生于老年人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今老人之耳多见聪不内居,而声闻于外,此正肾元不固,阳气渐涣之征耳,欲求来复,其势诚难。”
即紧按慢提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