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筋疽。见该条②。
《婴童百问》卷二方。硫黄、火硝、五灵脂、青皮、陈皮、半夏曲各等分。为细末,粟米糊为丸,麻子大,每服三丸,米饮送下。治小儿急惊,寒热吐泻,痰延壅盛。
见《兰台轨范》卷一。即四磨汤,见该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婴儿初生断脐,必须严密谨慎,如果处理不当,可以引起病毒走窜,酿成各种不同病证。如内侵脏腑,可以发生脐风;外袭肌肤,则可产生脐湿、脐疮、脐出血等病证。
①指气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阴者,藏精而起亟也。”张景岳注:“亟,即气也。观阴阳应象大论曰:精化为气。即此藏精起气之谓。”②与极通。
解剖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。泛指今之脉络膜、视网膜。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生平不详。著《陈氏小儿方》1卷,已佚。
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。详十三指形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人,生平不详。著《胎产经验方》1卷,已佚。
见广嗣纪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