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效牡丹皮散

大效牡丹皮散

医垒元戎》方。牡丹皮枳壳(麸炒)、当归各一两,延胡索、桂皮、陈皮、炙甘草、炮三棱、炮姜、半夏(洗)、羌活各五钱,川芎二两,白术(麸炒)、木香各三分,诃子肉,芍药各二钱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水煎,食前服。治五脏虚风,及头目不利,不思饮食,手足烦热,肢节拘急疼痛,胸膈不利,大肠不调,阴阳相干,心惊忪悸,或时眩晕,肢节劳倦

猜你喜欢

  • 拧痧

    推拿手法名。即提痧。见该条。

  • 地运

    运气术语。指在泉之气的运行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柔不附刚,亦名失守,即地运皆虚。”

  • 脾肺两虚

    脾主运化,饮食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养全身,二者关系至为密切,故往往互相影响,两脏同病。临床表现面色少华、手足不温、怠倦食少、便溏、咳嗽、短气、痰多,舌淡嫩苔白,脉虚或虚数等证候。多见于脾气不足而肺气弱者

  • 服日

    道家修炼养生的一种方法。陶弘景·《真诰》卷十四:“昼服日,存想日在心中,大如钱,赤色有光芒,从心中上升,出喉咙至牙齿间,然后返还胃中。”道家认为,此法可治诸病,并可预防传染疾患。

  • 气水肿

    病证名。水肿之一。指肺肾不足,水气留滞皮肤的病症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四:“夫肾主水,肾虚则水妄行;肺主气,肺虚则卫气不能循环。水之与气,留滞皮肤,令身体四肢肿满,故名气水肿也。”症见肿满喘急,大小便

  • 指颈的后部。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肾热病者,……热争则项痛而强。”

  • 小藤仲

    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站桩功

    气功的一种练功方法。许多内家拳的武术中有此功法。功法要求术者取站立姿式,外表不动,内心要静。持久的锻炼可使人自觉有“内气”活动,遍及全身。它不但有保健治病的功效,在武术中可突发为“外气”,制敌取胜。

  • 肝藏血

    出《灵枢·本神》。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。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,贮藏于肝脏,供全身脏腑组织维持正常活动及筋骨运动之需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食气入胃,散精于肝,淫气于筋。”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:

  • 外科正宗

    书名。4卷(又有12卷本,内容相同)。明·陈实功撰。刊于1617年。全书共分157篇。卷1为外科总论,包括痈疽原委、治法、五善、七恶、调理及痈疽图形等15篇;卷2~4论流注、乳痈、肠痈、脏毒、痔疮、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