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夜疟

猜你喜欢

  • 疠风二便下血

    证名。为疠风兼证。见《杂病准绳》卷五。由气虚而引起的,宜用四君子汤加升麻、当归;因元气下陷而引起的,服补中益气汤;肾虚者用六味地黄丸。

  • 余甘子根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油柑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折顶回旋法

    中西医结合的正骨八法之一。用于有明显重迭移位的截断骨折,经拔伸牵引不能复位者。其法在于加大断端成角,使两骨折面同侧边缘接触,再将远骨折段折回,即使骨折面对合。若遇断端间有软组织嵌入或背向移位的斜行骨折

  • 谢观

    【生卒】:1878~1950【介绍】:近代医家。字利恒。江苏武进人。曾任商务印书馆编辑,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长等职。还创办过“中医大学”。编有《中国医学源流论》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,在祖国医学的发展和传

  • 张从正

    【生卒】:约1156~1228【介绍】:金代著名医学家,金元四大家之一。字子和,自号戴人。睢州考城(今河南睢县、兰考一带)人。精通医术,继承刘完素的学术思想,用药多偏于寒凉,并擅长用汗、吐、下三法。认

  • 血虚痰

    因血虚所致的痰证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血虚痰,五心烦热,形体消瘦,六脉细数。”治宜养血化痰。方用加减四物汤加贝母、杏仁、青黛等。参见痰证条。

  • 黄肿

    出《丹溪心法》。即钩虫病。详该条。

  • 哺儿法

    哺养小儿方法。见《幼幼新书》卷四。①《肘后备急方》:儿新生三日,应开腹,助谷神,碎米浓作饮,如酪,与儿大豆许,数令咽之。②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儿哺早不胜谷气,三十日后,虽哺勿多。不嗜食,强予之,复生病。

  • 鹰爪建力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骑马势,上体端直,两手置于腰际,开拳并指微屈,掌心朝上,单臂前伸,随即翻掌收回,两臂交替。

  • 声嘶

    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《红炉点雪》卷二:“金为火烁而损,由是而声嗄、声嘶见焉。”即音嘶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