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寒失血

外寒失血

病证名。指寒邪郁于经络而致的吐血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三:“外寒失血者,为邪气不能发散,壅盛于经络,逼迫于血因而吐者,须当发散经中寒邪。”宜麻黄桂枝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全国中草药汇编

    书名。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编写组编。分上、下二册,共收中草药2200种左右,各药均按名称、来源、形态、生境、栽培、采制、化学、药理、性味功能、主治用法、附方制剂等顺序编写,并附以墨线或彩色图。全书内容丰

  • 钱氏经验良方

    参见幼幼集条。

  • 正头痛

    病证名。①即冲头痛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其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似拔,即正头痛也。”参见冲头痛条。②指满头皆痛之症,与偏头痛相对而言。《溪医述·病症辨异》:“正头痛者,满头皆痛,……偏头风者,但在半

  • 余师愚

    【介绍】:见余霖条。

  • 清肺解毒汤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黄芩、陈皮各一钱,麦门冬二钱,贝母一钱五分,赤茯苓、黄连(酒炒)各七分,桑白皮(蜜炙)、甘草各五分,蒲公英三钱。水煎,另用大黄三钱开水泡一时,澄汁一小杯,冲服。治疹出忽

  • 月色皆浓

    病证名。见清·黄惠然《黄乔嶽眼科全集》。谓目至黄昏则视物不清,参见目常日夕昏条。

  • 乌豆

    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即黑大豆,详该条。

  • 医暇巵言

    杂论著作。2卷。清·程林撰。刊于1677年,此书杂录各有关医药典故。在杂谈自然、物理现象及释医中,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。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本。

  • 经来目痛

    病证名。指经行时眼干涩痛。多因肝血虚、目失所养。症见眼目涩痛,肿涩难开或伴有头痛眩晕。治宜补血养肝。方用当归补血汤合杞菊地黄丸。

  • 新定拯阴理劳汤

    即拯阴理劳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