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十宣穴,见该条。
治则之一。指治疗立法,切忌助长正当亢盛的病邪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对于邪气亢盛的实证,不宜用补益药,以免加重病情。
病名。即呷嗽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九。详呷嗽条。
行气法之一。指针刺时配合患者呼吸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法。《金针赋》:“病在上,吸而退之;病在下,呼而进之。”是指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上方,宜在病人吸气时提针,使气上行;病位在所取穴位的下方,宜在病人呼气时插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山东东平人。精医术,撰有《如宜方》二卷。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指伤寒其邪抑遏而致壮热搐搦的证候,详搐条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气厥论》。指鼻涕浓稠秽浊,多因肺热或胆热所致,常见于鼻渊等病。
【介绍】:见袁句条。
出《千金·食治》。为葱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连翘薄荷饮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