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素问·刺禁论》。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。为足阳明胃经所过。其中央有乳头,属肝;乳头周围有乳晕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蚘,蛔的异体字。详蛔虫条。
见遂生福幼合编条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老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幼科发挥》卷一方。黄连五钱,朱砂二钱半,胆南星一钱,甘遂三分。为末,粟米糊与猪心血杵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灯心煎汤送下,日一、夜三服。治小儿发搐,日久不愈,一月一发,或一月再发,病成痫者。
见《补阙肘后方》。为水苏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522~1620【介绍】:明代著名针灸学家。名济时,三衢(今浙江衢县)人。出身于世医之家,祖父曾任太医院太医。幼攻举子业,屡厄于有司,遂而业医。曾任嘉靖帝侍医,隆庆二年(1568年)任职于
病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(黑睛)暴露者痛而生翳。”类今之暴露性角膜炎。
见《孙天仁集效方》。为莲须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与椎通。脊柱骨的分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