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。即夜光丸第二方,见夜光丸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蒴藋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受四时阴阳升降规律的制约而在治疗用药方面的时令季节禁忌。《脾胃论》卷上:“夫时禁者,必本四时升降之理,汗、下、吐、利之宜……如春夏而下,秋冬而汗,是失天信,伐天和也。”春夏阳气升发,故不宜用下法;秋
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峨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代眼科手术方法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金针开内障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即脉痿。《医宗必读·痿》:“心痿者,脉痿也。”详脉痿条。
食亦的病理之一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大肠移热于胃,善食而瘦,又谓之食亦。”王冰注:“胃为水谷之海,其气外养肌肉,热消水谷,又铄肌肉,故善食而瘦,又谓之食亦者,谓食入移易而过,不生肌肤也。”
见《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子死腹中。详该条。
道家称口为玉池。《黄庭内景经》:“口为玉池太和宫。”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有玉池散,治齿口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