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天名精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南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温补肾阳。用壮阳补火的药物,恢复脾肾阳气的方法。命门火不足,常见五更泄泻、腹痛肠鸣、四肢冷、舌质淡、苔白、脉沉迟。用四神丸、右归丸之类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。即痰泻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腹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睥急紧小。详该条。
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。如寸部虽见浮滑而长的阳脉,但有时夹有沉涩而短的阴脉,故称。《难经·二十难》:“脉虽时沉涩而短,此谓阳中伏阴也。”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无莿根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佚名《异授眼科》。即瞳神散大。详该条。
辨证过程中,当脉证表现不一致时,经过分析,认为症状足以作为审定病机,确立治疗方案的依据,而脉象未能反映病机,当舍脉从证治。《医宗必读》:“脉迟为寒,常用干姜、附子温之矣。若阳明脉迟,不恶寒,身体濈濈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