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血满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养生主论》。为茄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薛雪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下唇粘膜,与承浆穴相对处。主治黄疸,瘟疫,口噤,口臭,面颊肿;以及齿龈炎,口腔炎等。点刺出血。
见喉科紫珍集条。
见顾膺陀《妇科集·调经类》。即经行发热。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赤丝乱脉证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系指冬时耳冻疮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六:“夫冻耳者,由肌肉虚软之人,冬时触冒于寒,为风冷所折,则令耳赤痒痛,或即成疮。因其风寒所伤,故谓之冻耳也。”
病名。见《郑氏女科真传·胎前杂症》。指妊娠期乳汁自出。即乳泣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尚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