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本草
见新修本草条。
见新修本草条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与赤眼后生翳同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眼眶上缘额骨作痛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又名眉框痛、眼框骨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眉棱骨痛》:“眉棱骨痛,风痰湿火,俱有病也。……有由风痰,眉骨痛连于目,不可开,昼静夜剧者,宜芎辛导痰汤;有由痰火,
①心的代称。心在五行属火,故称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岁水太过,寒气流行,邪害心火。”一般以心火称心,多指心阳。②心热火旺的病证,属阳热内盛的病机。心火内盛,势必上炎而扰及心神或内损心阴。参见心火亢
见太乙条。
舌苔白薄,津少而干的舌象。见于外感燥气或外感未解,肺津又伤,治宜辛凉甘寒,透表润肺(见《外感温热篇》)。
【介绍】:见吴达条。
见《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》。为石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二如亭群芳谱·药谱条。
病证名。指咳嗽午后发作者。亦称劳嗽。为阴虚所致。《明医杂著》卷二:“午后嗽者,属阴虚,即劳嗽也,宜补阴降火。……愚按前症,属肾气亏损,火炎水涸,或津液涌而为痰者,乃真脏为患也。须用六味地黄丸壮肾水,滋
①六腑之一。又名净府、水府、玉海、脬、尿胞。位于下腹部,在脏腑中,居于最下处,是水液汇聚之所,有津液之腑、州都之官之称。膀胱主要功能是贮藏水液,经过气化之后排出小便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膀胱者,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