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唇萎

猜你喜欢

  • 壳菜

    出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为淡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闷气生

    出王伯龙《养儿宝》。又名闷肠生、梦生、闷脐生、生后不啼。包括寤生、草迷。指婴儿生下闷绝不啼,相当于新生儿窒息。

  • 脊中

    经穴名。代号DU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神宗、脊俞。属督脉。位于背部第十一、十二胸椎棘突之间。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。主治腰脊强痛,黄疸,腹泻,痔疮,脱肛,癫痫等。向上斜刺

  • 钓藤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钩藤,详该条。

  • 牛舌头菜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黑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火炎上喘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·喘》。即火喘。又名火炎肺胃喘。详该条。

  • 秦政应

    【介绍】:隋代外科医家。撰有《疗痈疽诸疮方》二卷。

  • 护睛水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一:“白睛最坚属肺金,内藏护睛水,如鸡子清之稠浓。”似指今称玻璃体。参见神膏条。

  • 经行呕吐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亦名经来呕吐、经来惯呕吐。指每值经期出现恶心呕吐,并伴随经期反复发作。多因脾胃虚弱、肝胃不和,痰饮内阻、或伤于水饮所致。素体脾虚,或饮食不节,劳逸无度,损伤脾胃、经行之际

  • 神化丹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七方。又名醉消散。黑牵牛子(头末)、母丁香、何首乌、槟榔、荆芥、三棱(醋炒)、莪术(醋炒)、熟地黄、巴豆、五灵脂、大黄、白豆蔻仁、桂枝、穿山甲、当归、赤芍药、川乌、小茴香、草乌、炒杏仁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