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口眼斜

口眼斜

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篇》。亦称口眼歪斜。指口眼向一侧歪斜的症象。多由经脉空虚,风痰乘袭所致。《医学发明·中风》:“中血脉则口眼斜。”《证治要诀》卷一:“中风之证,卒然晕倒不知人,或痰涎壅盛,咽喉作响,或口眼斜,手足瘫缓,或半身不遂,或舌强不语。”治用小续命汤疏风汤等方。又“有无故口眼斜,投以中风药剂不效,盖缘骨虚受风所致,……川乌一味,决不可少,宜炮熟用。”参见中风、口条。本证可见于脑血管意外、面瘫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燥

    证候名。燥气伤肺所致。邪在卫分,有温燥、凉燥之分。温燥主症:发热,微恶风寒,头痛,少汗,咳嗽少痰,咽干鼻燥,口渴,舌红苔白,右脉数大。治宜轻宣润燥。凉燥主症:发热、恶寒、头痛无汗,鼻塞,咽干唇燥,咳嗽

  • 四顺饮

    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方。当归、大黄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。水煎服。治燥火腹痛,大便秘结。

  • 痱(féi 肥)

    ①义同废。是一种中风后遗症。《金匮要略》称作中风痱,一般叫风痱,类似偏枯。临床表现主要为肢体瘫痪,身无痛,或有意识障碍。以手足痿废而不收引,故名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痱之为病也,身无痛者,四肢不收;智乱

  • 孟夏痹

    病名。出《灵枢·经筋》。十二经筋病中的手阳明筋病。《灵枢注证发微》:“此证当发于四月之时,故名之曰孟夏痹也。”详手阳明经筋病条。

  • 穿掌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四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
  • 血疬

    瘰疬之一种。①指瘰疬之并发感染者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核痛红肿者名血疬。”②瘰疬之形大不移者。见清·梁希曾《疬科全书》。症为瘰疬初起仅一二核,形同覆杯,推之不动,若失治可渐增大,宜服调血化核丸。

  • 养阴清络饮

    《马培之外科医案》方。炙鳖甲、秦艽、黄柏、炙龟板、地龙、石斛、独活、赤芍药、川牛膝、当归、革薢、薏苡仁、桑枝。水煎服。治鹤膝肿热日久,夜间痛甚者。

  • 落头痈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八。即环项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徐澄观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谦条。

  • 徐成伯

    【介绍】:见徐謇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