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黄武条。
《傅青主女科·产后编》卷下方。全当归(酒洗)、川芎、菟丝子(酒泡)各一钱五分,厚朴(姜汁炒)七分,川贝母(去心,为末冲服)二钱,枳壳(麸炒)、羌活各六分,荆芥穗、黄芪(蜜炙)各八分,艾叶(醋炒)、炙甘
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。
见《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珍珠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收引,即挛缩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寒收引,皆属于肾。”当寒邪侵入人体,留滞于经络关节肌肉之间,则络脉收缩,筋肉拘急,气血流行被阻,因而产生疼痛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入经而稽迟,泣而不行。客于
病证名。见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即瞳人干缺。详该条。
皮肤纹理细致。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:“脂者,其肉坚,细理者热,粗理者寒。”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痫因小儿伤乳或伤食而发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痫候》:“食痫者,因乳哺不节所成。”症见发热,或不发热,或吐后发热,嗳吐馊气即发搐,大便酸臭等。治宜下之。用四味紫丸等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四:“食痫为病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