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三:“此症脾家湿热不清,大舌四边发疳白点糜烂。”又名烂边舌。治宜清利湿热。用导赤散加黄连、滑石、车前子等。外擦冰硼散、锡类散等。
病证名。指疟疾而见四肢厥冷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疟疾源流》:“厥疟总由气血亏虚,调理失宜,或因寒而厚衣重被,至发热不去,过伤于暖;或因热而单衣露体,虽过时犹然,至又感寒,遂成厥疟。治当分别寒热,不得混施
病证名。急惊风类证之一,小儿肺胀似痫。表现上气喘急,鼻翼扇动,两胁闷乱,喘喝声嗄,痰涎壅塞者,即为此证。其状险恶,宜急攻下,用牛黄散(《幼科发挥》)。
子午流注开穴方法之一。又称纳子法。此法以地支为主按“虚则补其母,实则泻其子”,“迎而夺之”,“随而济之”的原则择取穴位。十二经配十二地支,《针灸大全》有《十二经配地支歌》:“肺寅大卯胃辰宫,脾巳心午小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牛蒡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HT2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《医学入门》作青灵泉。属手少阴心经。位于上臂前内侧,平腋前纹头下6寸,当肱二头肌内侧沟处;或于少海穴上3寸取穴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,臂内侧皮神经,尺神经和贵要静脉
见《中药临床应用》。为黑大豆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五种癣疾的合称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六。一湿癣,痒如虫行,搔之有汁出;二风癣,搔之则间有白屑;三顽癣,全肤不知痛痒;四牛癣,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;五马癣,微痒,白点相连。
即心血虚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