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十四法

十四法

指十四种针刺的基本手法。见金·窦杰针经指南》。即动、摇、进、退、搓、盘、弹、捻、循、扪、摄、按、爪、切等十四种。后世医家继承了窦氏的学说,并各有体会和发挥。如明·徐凤《针灸大全·金针赋》:“爪而切之,下针之法;摇而退之,出针之法;动而进之,催针之法;循而摄之,行气之法;搓则去病;弹则补虚;肚腹盘旋;扪为穴闭;沉重豆许曰按;轻浮豆许曰提。一十四法,针要所备。”略去捻法而增加提法,并指出了各法的用途。又如明·汪机针灸问对》亦载“切、摇、退、动、进、循、摄、努、搓、弹、盘、扪、按、提”十四法。其内容大致相仿,又另加努法,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和阐发。参阅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明花

    见《江西民间草药验方》。为杜鹃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箭草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地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阳人

    人疴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单锁口

    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七:“一嘴角有痘(天花)一粒,较诸痘独大,板硬无盘,名曰单锁口。两嘴角各又一粒,名曰双锁口。”

  • 王母牛

    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外科准绳

    见疡医证治准绳条。

  • 外科摘要

    见六种新编条。

  • 太医令

    古代医官职称。指掌管医事行政的官员。战国时期,秦有太医令,由秦至宋历代都设有这种官职。其下设有太医丞和其他医职。

  • 肩髃

    ①泛指肩关节上方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其别者,上循臂,乘肩髃。”高士宗注:“髃骨之会,谓肩髃,乃肩臂相会之处。”②经穴名,代号LI1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中肩井、扁骨、偏骨、尚骨、偏肩、髃骨。属手阳

  • 白发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七。多由肝肾亏损,阴血不足,发失濡养而成。其证为青少年或中年即见头发呈散在性花白,甚至全白。治宜滋补肝肾,益气养血。内服首乌延寿丹;亦可用何首乌一味,泡茶常饮;或桑椹糖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