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十三指形

十三指形

小儿指诊法小儿指纹的十三种形状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虎口纹十三形。即第一,流珠形,只一点红色见于风关,主饮食所伤,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。第二,环珠形,其点差大,主脾虚停食,胸膈胀满,烦渴发热。第三,长珠形,其点圆长,主脾伤,饮食停滞,肚腹作痛,寒热不食。第四,来蛇形,是长散出气关,一头大,一头尖,主脾胃湿热中脘不利,干呕不食。第五,去蛇形,是大头向气关,主脾虚食积,吐泻烦渴。第六,弓反里形,主感冒寒邪。第七,弓反外形,主痰热。第八,枪形直上,主风热。第九,鱼骨形,纹分支歧,主惊痰发热。第十,水字形,三脉并行,主惊风、食积。第十一,长针形,过命关一、二粒米许,主心肝热极生风。第十二,透关射指形,命脉向里,主惊风,痰热聚于胸膈。第十三,透关射甲形,命脉向外,主惊风,肝木脾土之败证(《四诊抉微》引《全幼心鉴》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以经取之

    针灸术语。凡脏腑气血虚实不明显的病证,可通其经脉,取有关经脉的输穴针刺治疗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不盛不虚,以经取之。”

  • 肺热身肿

    证名。身肿类型之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肺热身肿之症,喘咳烦满,不得仰卧,喘息倚肩,身首皆肿,小便赤涩,此即内经诸气膹郁,肺热成肿之症也。肺热身肿之因,肺热叶焦,肺气怫郁,升降之令不行,治节之官失职,

  • 医事问答

    书名。1卷。日本·今村了庵撰于1865年。本书是有关汉医与西洋医学学术观点评价的医论著作。书中采用问答体裁,其观点有其局限片面性,如作者视中国秦、汉以前的医学如“法律之不可犯”,而对西医则认为只可用于

  • 回鹘文医学文献

    维医著作。作者不详。约成书于公元九世纪。主要内容介绍当时维医常用药物,如牛角、石榴、雪鸡脑、狼骨、山羊胆汁、狗脑、茴香。内容简单朴实,丝毫未涉及理论,反映了早期维医学朴素的面貌。现只有手抄本。

  • 喉科杓指

    见喉科指掌条。

  • 泉腋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渊腋,见该条。

  • 寒吐

    病证名。即小儿因胃中虚冷而致的呕吐。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:“寒吐食不化,不恶食。”小儿脾胃嫩弱,寒气易伤,或母体受寒而吮其乳,以致吐时少而吐出物多,吐出物为青涎夹奶,四肢不温。治宜温中化食。用香砂六

  • 卯酉主金

    运气术语。以十二支分主六气,则卯酉主燥金之气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卯酉之上,阳明主之。”所指即为阳明燥金。

  • 大肠侧

    见大肠条。

  • 尾椿

    骨名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