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经穴分类名。①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。如肺俞、心俞、肾俞、膀胱俞等(见表)。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,如敏感、压痛等;而刺灸这些穴位,又能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变。②专指肺俞、心
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阳痿附茎纵》。又称阴纵。详该条。
出《养生主论》。为茄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即皂角刺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粪箕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。指婴儿的左右顶骨与颅盖诸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。最易触摸到的是菱形的前囟,亦称额囟、囟门、囟骨,和三角形的后囟,亦称枕囟。囟应在小儿半岁至两岁内闭合,过迟或过早闭合均属病态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食痹而吐。”王冰注:“食痹,谓食已心下痛阴阴然,不可名也,不可忍也,吐出乃止。此为胃气逆而不下流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胃病源流》:“惟肝气相乘为尤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即蛇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