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五代后蜀医家。撰有《保童方》。已佚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。指气喘由内伤脏腑气血引起者。包括内火喘逆、痰饮喘逆、食积喘逆、气虚喘逆、阴虚喘逆、伤损喘逆等。详各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医学入门》:“精宫,专主梦遗,十四椎下各开3寸。”所指即志室穴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水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明·汪颖《食物本草》。为米皮糠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五。即骨折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会阴,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肛门搔痒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谷道痒者,由胃弱肠虚,则蛲虫下侵谷道,重者食于肛门,轻者但痒也。”参见蛲虫病、肛头痒痛等条。
多种疫病的总称。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、火疫、土疫、金疫、水疫等。《素问遗篇·刺法论》:“五疫之至,皆相染易。”
出《丹铅杂录》。为茉莉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