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冒暑眩晕

猜你喜欢

  • 鸭仔菜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鸭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单鹅

    病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三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八:“肿于一边者为单蛾,此其形必圆突如珠……。”即单乳蛾。详乳鹅条。

  • 脑后发

    病名。出《仙传外科秘方》卷九。即脑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李翱

    【生卒】:约九世纪初【介绍】:唐代人。根据民间传说,撰《何首乌传》1卷。

  • 并月

    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指妇女身体无病,而月经每两月一行者。

  • 小趾次趾

    即足第四趾。又称次小趾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少阳之筋,起于小趾次趾,上结外踝。”

  • 鼻流清涕

    证名。古称鼻鼽。指鼻腔内时流清水样粘液。多由肺卫不固,风寒侵袭鼻窍所致。《中藏经·论肺脏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》:“肺气通于鼻,和则能知香臭矣,有寒则善咳,……实则鼻流清涕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鼻病源

  • 正征

    运气学说术语,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征代表火运,火运平气之年,无太过与不及,称为正征。

  • 仲景伤寒补亡论

    见伤寒补亡论条。

  • 大肠

    ①六腑之一。上接阑门,与小肠相通,下连肛门(包括结肠和直肠)。大肠接纳小肠下注的消化物,吸收剩余的水分和养料,使之形成粪便,传送至肛门排出体外。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,有“传导之腑”、“传导之官”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