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车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南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爬山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即白术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颈项病源流》。指小儿颈项软弱无力,头向下垂不能抬起的证候。天柱骨即颈椎。项为督脉及足太阳经脉所过。天柱骨倒,见于胎禀不足,或病后阴虚及督脉空虚的病者。治宜滋阴益髓,用六味地黄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马钱子之商品名,详该条。
病因分类之一。指感受六淫、疫疠之气等外邪。病邪或先侵犯人体皮毛肌肤,或从口鼻吸入,均自外而入,初起多有寒热或上呼吸道症状,故称。
【介绍】:人名。唐代道士。字子微。温州人。师事潘师正,学辟榖导引之术,颇著成效。武则天(公元690年)至玄宗(公元750年)之间,曾多次被召见。后定居于王屋山。卒年八十九岁,谥贞白先生。著有《天隐子》
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背俞二穴。”王冰注:“大杼穴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