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药物性味和平者,多属调理扶正之品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无毒治病,十去其九。”
病名。指喉关上部红肿疼痛。《喉科秘旨》卷下:“喉单,此症因肝火郁热,动风而生,关口上部下垂,根大头小,红色大痛。”治宜泻火解毒。用三黄凉膈散加减。
病名。见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九。系指咽喉一侧或二侧生瘤肿起,形如龙眼,顶大蒂小者。多由肺经蕴热或肝气郁结所致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六:“喉瘤郁热属肺金,多语损气相兼成,形如元眼红丝裹,或单或双喉旁生。”《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猕猴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冯氏锦囊秘录条。
即真武汤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。《类证治裁》卷六:“蛔动脘痛,必有休止,安蛔丸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五:“因蛔作痛,痛有休止,令人吐蛔;蛔动故也。用川椒、乌梅、黄连、槟榔煎服。”参见虫痛条。本证可见
【生卒】:1438~1517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天民,自号花溪恒德老人,浙江义乌人。家世业医,继承家学,钻研各家著述,以医术闻名,晚年撰《医学正传》(1515年)一书,其中综横诸家学说,更旁通己意及
即八段锦。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土茯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