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七。即经闭,详该条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为朝天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循经考穴编》作鱼肠。即承山,见该条。
解剖名。①见《银海精微》。指目珠。详该条。②见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卷上。指今之晶状体,参见黄精条。
病证名。指囟门下陷的证候。小儿在六个月内,前囟门微陷,不作病理状态。如在慢惊、久泻之后,囟门显著下陷,甚至如坑的,则为囟陷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脏腑气血虚弱,不能上充脑髓,故囟陷也。”或因胎禀不
又称割脂疗法。是指在手掌等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处,切开皮肤割除少量皮下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本法在民间早有流传,近三十年得到进一步整理和提高。临床操作时,在选定的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,用手术刀切开0.5
二十四节气之一。我国习惯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左足应立春。”古人喻人之形体与气节相应,左足关节与立春相应。
见鬼臾区条。
【介绍】:见铃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