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撰《食禁经》3卷,佚。
养生术语。始见于《灵枢·病传篇》:“或有导引、行气、乔摩、灸、熨、刺、焫、饮药之一者。”参见导引及行气条。
手厥阴心包经之简称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因病后余邪未净,正气未复而睡眠过多者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:“病后多眠,身犹灼热,余邪未清,正气未复也。宜沈氏葳蕤汤。”又:“惟汗下后酣眠者,为正气已复,可勿药也。”参见嗜卧条。
由金创等外伤而致的痉病,即破伤风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即葛花,详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眼生长肉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研讨仲景之书八年,认为伤寒无恶证,而庸医往往误投药剂伤人,撰有《伤寒十劝》1卷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。为苍耳蠹虫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