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证名。阳明经病和腑病的统称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是也。”参见阳明经病、阳明腑病条。②指瘀血阻胃。《血证论》卷二:“血入胃中,则胃家实,虽不似伤寒证,……然其血积在胃,亦
见《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·妇产科》。为一点血之别名,详该条。
阴寒凝滞引起的大便秘结。亦称冷秘。临床表现为喜热恶冷、四肢不温、腹中冷痛、小便清长、大便艰难或秘结,舌淡苔白滑,脉沉迟等症。多见于身体虚寒或年老阳衰的患者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生于脐上七寸上脘穴之腹皮痈。证治见腹皮痈条。
出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。多由肾阳素亏,劳累过度,房事不节或久病失养所致。包括:①肾的阴阳之气俱虚。症见滑精早泄,尿后余沥,小便频数而清,甚则不禁,腰脊痰软,听力减退,短气,四肢不温,面色少华,舌淡苔白,
病名。多由心与小肠火毒上冲所致。症见初起耳前听会肿起,继之则咽喉肿痛,饮食难咽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一:“锁喉疮者,心经毒气小肠邪风发于听会之端,注于悬膺之侧,初生如瘰疠,不能饮食,闭塞难通,渐次肿破化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又称梦遗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因情志抑郁所致的三种郁证。见《景岳全书·论情志三郁证治》。即怒郁、思郁、忧郁。详各条。
书名。金·刘完素撰。1卷。约成书于1152年左右。本书主要根据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中的病机十九条,整理归纳为五运、六气主病十一条病机,共277首为五运主病,次别六气为病,分风、热、湿、火、燥、寒六类,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用八卦而命名者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天廓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