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鼠李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醇賸义》卷三方。玉竹、沙参、蛤粉各四钱,羚羊角一钱五分,麦门冬、贝母各二钱,石斛、栝蒌皮各三钱。水煎,加梨汁半杯,冲服。治肺热,咳嗽微喘,肌表漫热,口燥咽干。
【介绍】:见余岩条。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孩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山柰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少海,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滑叶跌打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痘中呛逆。指痘疮饮水入咽而气逆喷出之症。为痘毒犯胃,津气受伤,气机上逆而成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痘中呛逆最凶危,沉香浓汁杏仁推。还把蜂糖多加水,按经煎透滤渣随,欲服晨时加好乳,汤中温热渐
见《千金要方·论证》。同龈。详牙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