脉象之一。一息四至,来去怠缓。若脉来和缓均匀,为平脉;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,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。《脉诀汇辨》:“缓为胃气,不止于病,取其兼见,方可断证。浮缓伤风,沉缓寒湿,缓大风虚,缓细湿痹,缓涩脾
①神奇外治法之一。用生白矾一两研末,用醋溶化,入面粉取其胶粘,和作小饼,贴两足心,纱布包之一宿,治小儿痰嗽,上气喘急,喉中有拽锯之声音。②小儿推拿方法。《幼幼集成》卷三:“凡小儿痰嗽,上气喘急,有升无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野棉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约1268~1370【介绍】:元养生家。字文鼎,号华山老人。海昌(今浙江海宁)人。资雄海上,好宾客,能赈人急。尝官万户。入明已百岁。明太祖召问颐养之法,曰“要在慎饮食”,以所著《饮食须知》八
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四乌鲗骨一芦茹九,见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寄湘渔父《达生保赤编》。即沥浆生。详该条。
蕴积薰蒸。指郁热内薰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其运热,其化暄暑郁燠。”
①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。②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中级官员,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,官阶从三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