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来苏集

猜你喜欢

  • 蛤蚂油

    见《中药通报》(5):205,1956。即蛤蟆油,详该条。

  • 玉函经

    脉学著作。又名《广成先生玉函经》。3卷(一作1卷)。原题唐·杜光庭撰(或认为是托名著作)。全书论述脉理,编为“生死歌诀”上、中、下三篇。重点阐析脉证关系以及脉象的生理、病理情况。后世的流通本系宋·崔嘉

  • 宋钟岳

    【介绍】:见宋祥麟条。

  • 喉点疳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育婴秘诀》。属走马牙疳之一。为疳毒蚀于喉头环状软骨部位,发生溃烂的症候。治法详牙疳条。

  • 伤寒论附余

    见伤寒论注条。

  • 鸡肠子草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铃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液

    精、血、津、液等各种体液的通称,因均属阴分,故名。

  • 两脚麻木

    证名。指两脚部肌肉麻木不适感。见《医学入门·痹风》。《张氏医通·麻木》:“湿热下流,两脚麻木,或如火燎者,二妙加牛膝作丸。不应,少加肉桂。”参见手足麻木、半身麻木条。

  • 心蔽骨

    即蔽心骨。详鸠尾骨条。

  • 针眼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。又名土疳、土疡、偷针、偷针眼、偷针窝。俗称包珍珠、挑针。多由风热或脾胃热毒所致。本病胞睑边缘生小疖,初起形如麦粒,微痒微肿,继而赤痛拒按。相当于今之麦粒肿。治宜祛风清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