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十二经

伤寒十二经

伤寒十二经证候。伤寒六经证候中各有足经和手经的证候。如初病头项痛腰脊强,恶寒,属足太阳发热面赤恶风,属手太阳;目疼、鼻干不得卧、属足阳明;蒸热而渴,属手阳明胸胁满痛,口苦,属足少阳耳聋及痛,寒热往来,属手少阳腹满自利而吐,属足太阴口干津不到咽,属手太阴四逆自利,属足少阴;脉微,但欲寐,属手少阴;耳聋囊缩不知人,属足厥阴烦满厥逆,属手厥阴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宫脱出

    病名。见《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》。即子宫脱垂。详该条。

  • 口殠

    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一百十六卷。殠,“腐气也”(《说文》)。即口臭。详该条。

  • 医方类聚

    书名。365卷。朝鲜·金礼蒙等撰于1443年。初刊于1465年。原本已佚,1861年日本用活字排印了266卷本。本书分类整理了约150余种中、朝古代医书。卷1~3医学总论;卷4~12五脏诸论;卷13~

  • 传化之腑

    指胃、小肠、大肠、三焦、膀胱五个传导和变化饮食物的器官。这些器官具有消化吸收饮食和排泄糟粕的功能,故称。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:“夫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,此五者……受五脏浊气,名曰传化之腑,此不能久

  • 黄庭镜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燕台条。

  • 痧法备旨

    书名。系《治痧要略》(清·欧阳调律撰)和《痧症旨微集》(作者不详)的合刊本。《治痧要略》系康熙年间欧阳氏在郭志邃《痧胀玉衡》一书的基础上提要汇辑而成。内容简明,偏重于方论。《痧症旨微集》,列述多种痧症

  • 胎生青记

    婴儿出生时,往往在骶骨部、臀部、四肢或头部,出现大小不等、形态不规则的青色斑块,俗名青记,或胎记。可于儿童期渐渐消失于无形,但亦有终身遗留者,不需治疗。

  • 鼻掀胸挺

    指气喘时出现鼻翼煽动、胸膺高挺的症状。常见于严重的呼吸困难疾患。参见息高、张口抬肩条。

  • 干咳嗽

    病症名。又名干嗽、干咳。指咳嗽无痰或少痰者。《赤水玄珠·干咳嗽》:“干咳嗽者,无痰出而款咳连声者是也。此本于气涩。涩之微者,咳十数声方有痰出,涩之甚者,虽咳十数声,亦无痰出。”多因火郁伤燥或脏腑亏损所

  • 扁菜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韭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