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伛(yǔ 雨)

伛(yǔ 雨)

曲背、驼背。《素问·刺禁论》:“刺脊间,中髓为伛。”刺脊骨间隙,深伤脊髓,可造成伛偻曲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鼻须

    即鼻毛。详该条。

  • 逐水法

    下法之一。用泻水作用峻烈的药物治疗水肿实证的方法。适用于颜面、四肢浮肿,或腹中有癥块而有腹水,或胸胁有积水,而脉沉实之证。常用方有十枣汤、禹功丸之类,常用药有牵牛、甘遂、芫花、大戟、商陆等。

  • 药筒拔法

    药筒的作用与火罐相似,能吸引溃疡的脓毒外出。适用于阴发背十五日前后,坚硬漫散不收,脓深不能向外溃破者。其法先以鲜菖蒲、羌活、独活、祈艾、白芷、甘草各15克,连须葱90克,用清水十碗,煎几十沸候用;其次

  • 五凤草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泽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解毒万病丹

    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
  • 剂型

    药物的制剂。中药的剂型有汤、酒、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锭、片、露、霜、胶、茶、曲等。

  • 心孔惛塞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肘后方》。其证心神惛塞,精神闇钝,多忘善误。因禀性阴阳不和所致,亦有因病而成者。《幼幼新书》治用远志末服,及孔子大圣智枕中方(茯苓、人参、茯神、菖蒲、远志)。又可用牛心、马心、猪心、鸡心焙

  • 咀片

    即饮片。详该条。

  • 婴幼疮疡治法

    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婴孩气血未充,筋骨未坚,脾胃脆弱,若患痈疽,宜用内托、内疏和缓之药,不可用峻猛之剂。

  • 食不知饱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七。指小儿嗜食,食已不知饱足,又不生肌肉,其但腹大。多因脾胃运化失常而成。治宜调理脾胃,益气利气,用香砂六君子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