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仲景全书

仲景全书

丛书。①26卷本。汉·张仲景等撰述。明·赵开美校刻,初刊于16世纪末。全书包括张仲景《伤寒论》10卷,成无己注解伤寒论》10卷,宋云公《伤寒类证》3卷,张仲景《金匮要略方论》3卷,共四种。②20卷本,刊于清·光绪年间。包括张卿子参注《集注伤寒论》(又名《张卿子伤寒论》)10卷,《金匮要略方论》3卷,《伤寒类证》3卷,成无己《伤寒明理论》(又名《伤寒明理药方论》)3卷及清·曹乐斋《运气掌诀录》1卷,共5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齿窟疮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八:“凡人年老未有不落齿者,齿落时其根最深,其窟最大,气血虚衰,窟急不能合,或有少合,忽被硬物碴破,不便于茶饭,其痛切骨至心及脑。”治宜予补益血气之品。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

  • 鱼腮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十二。即腮痈。详该条。

  • 毛姜黄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即姜黄,详该条。

  • 林吕

    六吕之一。详六吕、六律条。

  • 痘疹精华

    见医述条。

  • 足下热

    证名。指两足及足心有发热感觉。见《素问·刺热篇》。多因肾虚所致。《不居集·热症》:“足心如烙者,虚火烁阴,涌泉涸竭也。澄按:足少阴其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,出于然骨,循内踝入跟,为涌泉穴。此经原多气而少血

  • 缺盆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惊抽散

    《揣摩有得集》方。党参一钱五分,白术、茯神、半夏、炒酸枣仁、当归各一钱,豆蔻仁、炒川芎、冬虫夏草、炙甘草各五分,橘红三分,大枣一枚(烧黑,去核)。为粗末,水煎服。功能健脾温中,气血两补。治小儿脾胃虚寒

  • 八片锦

    即八段锦。详该条。

  • 子母疟

    病名。疟疾之一。《医略十三篇》卷九:“有日一作,夜一作,俗名子母疟。……或间疟,当期日二作,俗名间日子母。”参见疟疾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