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一百十六卷。殠,“腐气也”(《说文》)。即口臭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蜡梅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便血之先下血、后排便者。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病脉证并治》:“下血,先血后便,此近血也。赤小豆当归散主之。”《景岳全书》谓:“血在便前者其来近,近者或在广肠,或在肛门。”肠风、脏毒多见之
医书。名9卷。清·张志聪集注。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。
指下眼睑。见目弦条。
劳复证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热病劳复候》。参见劳复、温病劳复条。
见《随息居饮食谱》。为荷梗之别名,详该条。
导引法。系模仿猿的动作的一种体操健身活动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《导引图》有“木侯”(沐猴)及“管墟”(猿呼)图样,二者皆有呼啸状。《后汉书·华佗传》始列入五禽戏中。《云芨七签·导引按摩》(似为宋以
见医方一盘珠条。
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肛门四周红肿作痛……一处出脓者为肛痈。”证治同脏毒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