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头维穴部位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阳明根于厉兑,结于颡大。颡大者,钳耳也。”楼英注:“颡大谓额角入发际,头维二穴也,以其钳索于耳上,故名钳耳。”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碎米柴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花镜》。为西番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医理发明条。
书名。经利彬等编。本书共选《滇南本草》中的药物26种,绘出原植物线条图26幅(每幅包括该植物各部解剖图)。各药所附图说部分,均有释名、原文(根据两种《滇南本草》及其他各种文献校勘)、形态(根据现代植物
病名。①指口腔病。①即满口疳蚀。详该条;②又名糜疳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多由阳明湿火薰蒸而发,常见于小儿。症见口内腐溃,或连及咽喉,疼痛不适,饮食有碍,或形瘦,腹胀泄泻,手心热等。治法初宜清泻湿热,用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向日葵茎髓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羊屎条根之别名,见该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两骨相连接处。详关节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鸢尾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