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类疟

产后类疟

病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指产后出现寒热往来,每日应期而发,似疟而非疟,故名。多因产后气血双虚,阴阳失调,或瘀血停留,荣卫不和所致。气血双虚,若有汗,每日午后而发者,治宜滋荣养气扶正汤(人参、炙黄芪白术川芎熟地、麦冬、麻黄根当归陈皮、炙草、枣);若头痛无汗者,治宜加减养胃汤(当归、苍术茯苓、人参、半夏、川芎陈皮、藿香、炙甘草、鲜姜);瘀血停留者,治宜活血化瘀,生化汤加柴胡鳖甲。前人经验:产后类疟不宜用草果常山截疟药治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月月红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月季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无名指

    即手第四指。又名小指次指。

  • 中药炮制学

    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组等编。本书较系统地介绍了中药炮制总论及752种中药材的炮制加工及贮藏方法。1961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  • 王宫

    体表部位。即頞,又称下极或山根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王宫在于下极。”古人喻鼻为帝王宫室,故名。《中西汇通医经精义》:“王宫今名山根。”其内应于心,心为君主之官,故名。参见山根条。

  • 揉大指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捷经》:“醒脾消食应揉二大指头顶,向外转三十六次。”

  • 心中惛(dàn 淡)惛大动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憺,通惮,震动之意。指心剧跳不安之状,属心悸之重症。详怔忡条。

  • 救脱活母丹

    《傅青主女科》卷下方。人参二两,当归(酒洗)、熟地黄(九蒸)、麦门冬各一两,枸杞子、山茱萸各五钱,阿胶珠、荆芥穗炭各二钱,肉桂一钱。水煎服。治产后气喘,气血将脱。

  • 手足烦热

    证名。指患者手足热而心情烦躁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八。可见于骨蒸、虚劳等。详手心热、足下热、五心烦热条。

  • 蛔虫病

    病证名。蛔虫又名蚘、长虫、蚘虫。状如蚯蚓,寄生在小肠内。静止时无自觉症状。在初期或有发热、咳嗽。肠蛔虫病时,可有食欲不振,恶心呕吐,胃部不适,流涎,腹痛,易激怒,梦惊,夜间磨牙,鼻痒,偶有惊厥等症。蛔

  • 传信方集释

    见传信方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