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臭

五臭

即臊臭、焦臭、香臭、腥臭、腐臭五种臭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犁头七

    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即犁头尖,详该条。

  • 猝病新论

    见章太炎医论条。

  • 莫仲仁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县)人。以医术闻名于时。民间曾流传其治愈疾病的一些故事。

  • 舒诏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驰远。安徽进贤人。师承喻昌之学,撰述有《伤寒集注》、《辨脉篇》、《女科要诀》等书。对于脉诊有一定见解,主张以浮、沉、迟、数为纲,将脉象分类;认为过去所说脉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,是不

  • 丁海仙

    【介绍】:见丁瓒条。

  • 严克企

    【介绍】:见严景条。

  • 光珀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琥珀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蛇头疔

    病名。指疔之一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又名蛇眼疔,天蛇毒、调疽。生于手指尖,形似蛇头,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强调: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、根深毒重,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、其毒稍轻。即脓性指头炎。证治见指疔

  • 脱气

    ①证名。指虚劳病出现元气虚衰的疾患。多因劳伤久病,脾肾阳虚,中气虚损而致。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:“脉沉小迟,名脱气,其人疾行则喘喝,手足逆寒,腹满,甚则溏泄,食不消化也。”治宜温补脾肾,方

  • 疫证治例

    书名。5卷。清·朱兰台撰。刊于1892年。朱氏论疫以张仲景六经为主,逐条论析。书中记述疫病、六经治例、瘟病治例以及多种疫证、杂证等内容,并附若干医案。作者融会诸家学说,参以己见和经验,并创用芦根方等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