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治法之一。把鲜药捣烂,或用干药碾末,加酒、蜜或醋之类调和,敷于肌肤局部,使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。例如痈疡初起,外用鲜蒲公英加红糖捣烂外敷;摔伤而关节筋肉疼痛,用鲜栀子及适量白面同捣,加酒混和敷伤
参见痘疹论条。
即红艳舌。详该条。
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记年单位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。”以一年有二十四节气算,故一纪相当于三十年。
【介绍】:见张睿条。
名词。出《医心方》。即阴道穹窿。
病名。出《鲍氏验方新编》卷一。即锐毒,见该条。
儿科著作。书名取小儿初生时颅囟未合之义。又名《师巫颅囟经》。2卷(一作3卷)。托名周穆王时“师巫”所传(一作东汉·卫汛撰)。明代以后原书已佚,今存本为《四库全书》本(系自《永乐大典》中辑佚者),己非全
病证名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疗妊娠腹内冷痛,忽胎动。薤白、当归。”水煎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