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精液稀少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又称少精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茹十眉《五官病》。即目内陷,详该条。
鬲,通隔。即噎膈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。详噎膈条。
即清暑益气汤第一方,见清暑益气汤条。
《兰室秘藏·胃脘痛门》方。炮姜、炮附子、黄连(酒浸)、黄柏(酒浸)、枳壳(酒浸)、生地黄(酒洗)、川芎、蔓荆子各三分,防风、人参、郁李仁、橘红各五分,当归身(酒洗)六分,半夏、升麻各七分,藁本、甘草各
即舌之尖端。《辨舌指南》第一编第一章:“舌尖,内应心。”
出《尔雅》。为芦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大椿条。
病证名。指经前三、五日,脐下作痛势如刀刺,或寒热交作,经血下如黑豆汁样。多因寒湿凝滞所致。宜温经化湿。方用温脐化湿汤(白术、茯苓、山药、巴戟、扁豆、白果、建莲子)。参见寒湿凝滞痛经条。
古人指绝经后再孕者。宋·薛轩《坤元是保》:“女子二七而阴道通,七七而阴道绝,绝而后育,是名野合,野合之子率多不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