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九疽

九疽

病名,指生于肌体的多发性疽病。《外科启玄》卷六:“此九疽一生即有九处,初肿势甚重,当看人之虚实,毒之浅深,脓之稀稠,溃之迟早,验之五善七恶,或又二三处者亦轻也。”九疽,言其多发,实非发必九处,或类似今之脓毒症。证治参见各种疽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腘血

    指血从腘窝(委中穴处)流出。《证治汇补·胸膈门》:“有膝脘后委中穴,搔之血出不止,谓之腘血。此肾与膀胱虚热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血源流》:“有腘中出血不止,乃血虚者,宜十全大补汤。”参见肌衄、毛窍出

  • 双伏

    指两手伏脉,详伏脉条。

  • 三叶五加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刺三加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吴山甫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昆条。

  • 耳孔

    七窍之一。外耳道出口的孔窍。参见七窍条。

  • 蜜香

    见《南方草木状》。为沉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仰靠位

    针灸体位名。详坐位条。

  • 冯元成

    【介绍】:见冯时可条。

  • 十香返生丹

    即十香返魂丹,见该条。

  • 冲阴

    冲,冲动;阴,指脑。谓冲动传于脑。《素问·解精微论》:“夫志悲者惋,惋则冲阴,冲阴则志去目。”王冰注:“冲,犹升也,……阴,脑也。去目,谓阴阳不守目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