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龙摆尾根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崔秉铣《妇科宗主》。指阴挺脱出红肿溃破者。外用《妇科宗主》方:飞矾、铜绿、五味、雄黄、桃仁,共研细末炼蜜为丸,重五钱,以方内雄黄为衣,每周一丸纳阴中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金橘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俗称眼粪。为眼部的分泌物。《审视瑶函》卷一:“眵多热结肺之实;眵多不结肺之虚。”宜结合眼部及全身证候辨证论治。
病证名,小儿厥证之,又名小儿阴厥。系由阳气衰于下,阴寒过盛,以致阳虚则阴凑之而见手足厥冷的证候。《寿世保元》:“阴厥者,始得之,身冷脉沉,四肢厥逆,足踡卧,唇口青,或自利不渴,小便色白,宜四逆理中汤之
【介绍】:见马莳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铺地蜈蚣之别名,详该条。
推拿穴位。见明·周于蕃《小儿推拿秘诀》。位于脐下两旁。治腹痛,止泄泻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肚角在脐之旁,用后掌心按之,治腹痛,亦止泄泻。”
【介绍】:西汉时医家。曾任济北王的太医令,并向淳于意学习医术。
即炮制。宋·庞安时《伤寒总病论》有《修治药法》。详炮制条。
见痎疟论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