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溪心法附录
见丹溪心法条。
见丹溪心法条。
见外科精要条。
病证名。指产后四肢不浮肿而腹大青筋显露的病症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产后蛊肿,四肢不浮,肚大青筋。如大便硬,用醉公丸通泄,后进理脾顺气丸;如大便滑泄,宜用木香调胃散。”
胡须多而长。《灵枢·五音五味》:“通髯极须者,少阳多血。”
病名。指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所发的病证。《时病论》:“是证多发于夏秋之间,良由天暑下逼,地湿上腾,暑湿交蒸,更兼秽浊之气,交混于内,人受之,由口鼻而入,直犯募原。初起头痛而胀,胸脘痞闷,肤热有汗,频欲恶心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。即奶癣。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892~1979【介绍】:四川成都人。毕业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理化部,留校任教。曾从成都名医董雅庵学书法古文,并习医,后即以医为业。历任四川国医学院副院长、院长,四川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,成
病证名。多因经期、产后、胞脉正虚,湿毒秽浊之邪,乘虚内侵直伤胞脉,损伤冲任之气血,以致带脉失约,任脉不固所致。症见带下量多,色如米泔或黄绿如脓,五色杂下,气味臭秽,阴部痒痛,或有发热,腹痛,小便短赤等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蜀葵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脑骨包括囟骨、颠顶骨、凌云骨、山角骨、后山骨等。多因跌打、碰撞等暴力所致。一般常有头颅骨折和脑髓损伤。伤处可伴有局部肿胀,甚则颅骨凹陷,眼结合膜出血,或流出脑脊液,昏睡不
方书。日本丹波元胤纂。纂年不详。本书以四君子汤、四物汤、小半夏汤、白虎汤、理中汤、逍遥散等28首常用古方为纲,详述每方经加减后衍变之新方,及诸方功能、主治。如由四君子汤衍为茯苓饮、惺惺散、六物散、七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