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即犁头尖,详该条。
见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红大戟,详该条。
见《诸病源候论·奔气候》。即喘证。由于肺主气,肺气通行于脏腑,若肺受邪则气道不利,诸脏气壅,故致气逆上奔。参见喘证各条。
病名。即哑瘴喉风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黑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桃仁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:“妊娠五、六个月,胎气已成,忽患肠风,此风淫伤胃所致。……迁延不愈,胎必受损。治法祛风清燥、除热凉血;或久则用涩脱之剂、宜安荣散。”(白芍、当归、生地、熟地、黄芩、槐角、地
见博爱心鉴条。
器械名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喉针长六寸,细柄扁头,锋尖,刺喉脓血者皆善。”
见《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即宽筋藤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