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中外卫生要旨

中外卫生要旨

养生学汇编。5卷。清·郑官应辑。刊于1890年。前3卷为国内的养生保健资料,除辑录文史、佛、道诸书养生论述外,合刊了《却病延年动功》、《易筋图说》、《八段锦坐功图》、《真人咏蛰龙法》、《六字延寿诀》、《重刊太乙针方》等有关养生、导引针灸等书,增补了《随息居饮食谱》;卷4~5为国外部分,有《泰西卫生要旨》及其补充资料。全书虽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论述,但编排杂乱观点兼收并蓄,应分析批判地对待

猜你喜欢

  • 饮气嗽

    病证名。指咳嗽由水气凌肺引起者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九:“饮气嗽者,由所饮之物,停澄在胸,水气上冲,冲入于肺,肺得此气,便成嗽。久而不除,渐成水气。”又:“饮气嗽经久不已,渐成水病。其状亦不限四时,昼夜嗽不

  • 药茶

    即茶剂。见该条。

  • 上含

    解剖名。《伤科补要》卷二:“玉堂,在口内上腭,一名上含,其窍即颃颡也。”详颃颡条。

  • 猪母刺

    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刺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青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扁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蛇不钻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廊茵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血不足

    即肝血虚。详该条。

  • 清胃黄连丸

    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北京方)。黄连、牡丹皮、连翘、生地黄、生石膏、天花粉、桔梗、知母、赤芍药、玄参各2.5公斤,栀子、黄芩、黄柏各6.25公斤,甘草1.25公斤。为细末,水泛小丸,每服6克,日二

  • 胃经

    足阳明胃经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瘨(diān 颠)

    证名。指发狂或晕倒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热中、消中,不可服高粱、芳草、石药,石药发瘨,芳草发狂。”详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