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骨碎补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化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大戟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磁石。见该条。
指各部脉搏跳动参差不齐,不相协调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:“参伍不调者病。”
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栝蒌仁四钱,半夏一钱五分,黄连八分,枳实、黄芩各一钱,竹茹三钱。水煎去滓,入生姜汁二滴、竹沥二瓢,冲服。功能豁痰降火。治火痰郁遏胸膈,症见咳嗽不爽,胸中气闷,夜不得眠,烦躁不宁者
出《外科备要》中卷。即蝼蛄疖。因其未破者如曲蟮拱头,故名。详蝼蛄疖条。
病名。《仙传外科集验方》。“附骨疽,又名白虎飞尸。”详附骨疽条。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蛔结痧,痧毒攻胃故蛔死,入于大肠与宿粪相结,腹中大痛,是为蛔结。又有痧毒入胃,胃必热胀之极,蛔不能存,因而上涌,乘吐而出;或蛔结腹痛,不大便,或入大肠由大便而出
见《证治要诀类方》卷四。即五味子丸第一方之二,见五味子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