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脏病邪之一。《灵枢·五邪》:“邪在心,则病心痛,喜悲,时眩仆。”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大甚者,心邪自干心也。”
①正、反两大治疗法则的别称。用药逆证候而治者为逆,从证候而治者为从。《医门法律》:“逆从者,以寒治热,以热治寒,是逆其病而治之;以寒治寒,以热治热,是从其病而治之。”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逆者正治,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阳络脉,见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隔山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形体瘦弱似病而脉象正常者。《注解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人病脉不病,名曰内虚,以无谷神,虽困无害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肿胀总论》。指感受六淫之邪所致的腹胀。详伤寒腹胀、风湿腹胀、湿热腹胀、寒湿腹胀条。
见《医学准绳六要》。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。
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火秧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皮肤枯槁不泽,毫毛脱落如拔掉的症象。《素问·五藏生成篇》:“多食苦,则皮槁而毛拔。”多由肺气耗伤,皮毛失荣所致。
①泛指五脏正常机能。②指五脏气逆的主要特征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五藏气:心主噫,肺主咳,肝主语,脾主吞,肾主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