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出《脉经》。指妇女前阴。②气穴穴的别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详气穴条。
病名。即体气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兼见阳症为主的痫症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五:“病先身热,瘛疭,惊啼唤而后发痫,脉浮者为阳痫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痫源流》:“阳痫必由痰热客心胃,闻惊而作,甚则不闻惊亦作。宜用寒凉药。”方宜妙
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黄锁梅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幼科发挥》:“吐出上焦,泻出下焦,乃肠胃之病也。脾在中焦,管摄乎上下之间,吐泻互作者,乃脾之病也。”夏秋吐泻,饮水身热者,多属脾胃湿热,治以健脾化湿为主,宜胃苓汤加减;秋冬吐泻,面白,足胫冷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》。即膝阳关,见该条。或作阳陵泉之简称。
见小儿疳瘦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承湘条。
见《生生篇》。为香椿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