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流水状。《素问·刺腰痛篇》:“痛上漯漯然汗出。”《灵枢·杂病》:“厥胸满面肿,唇漯漯然。”谓唇肿而有涎水流出。②漯水。古代黄河下游主要支流之一。《灵枢·经水》:“手少阳外合于漯水。”
【生卒】:十三世纪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又称刘居士。桃溪(今福建境内)人。本习儒学,后弃儒为医。钻研医术,救治不少病人。1216年(嘉定九年)收集整理治验,编成《活人事证方》、《活人事证方后集》各20卷
病名。《妇科玉尺》:“或血气既亏,为风冷所搏,则不能温于肌肤,使人虚羸憔悴,饮食不消;又或风邪两感于肺,肺受微寒,喘嗽口干头昏,百节痛;又或风邪侵于营卫,流于脏腑,寒热如疟,盗汗,背膊烦闷,四肢沉重,
即重腭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字凤逵。颍州(今安徽阜阳)人。进士出身。曾任户部陕西司郎中等官职。因为曾患暑症,后来发愿搜集古代名医治疗暑症的著述。先后经过十余年,编成《伤暑全书》2卷,是现存最早的暑症专书。
出《开宝本草》。为落葵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作为鉴别髋关节前、后脱位证候之一。详胯骨出条。
见证治准绳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钩藤,详该条。
见清·叶其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指月经过少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