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焦经
手少阳三焦经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手少阳三焦经之简称。详该条。
即痧药丸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赵郡(今河北赵县)人。精医,治病不问贫富。
见伤寒溯源集条。
书名。清·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。全书分阴亏、血症等16门。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,治法以调理见长。
火为阳,故名。①指心火。详该条。②指阳热亢盛,通常多见于温病。详气分病条。
因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,亏损过度,老年体弱所致。症见形寒肢冷,精神不振,气短而喘,腰膝痠软,阳萎,滑精,夜多小便,舌淡胖,苔白厚,脉沉迟,两尺脉弱。治宜补肾阳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蟛蜞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七十一方。炙皂角(去皮子,炙焦黄)二两,川椒一两,细辛一两半。为末,盛于胶囊中,大如指,纳入阴中。治妇人黄瘕,症见经行不利,左胁气结,阴中刺痛,淋露黄汁。
①汗液。五液之一。津液代谢的产物。《灵枢·五癃津液别》:“天暑衣厚,则腠理开,故汗出。”汗为心液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心为汗。”因心血由津液所化,汗由津液所泄,故大汗不但散热过多而耗气,也会伤及津液
经穴别名。出《医学正传》。即大敦,见该条。